河池市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广西 - 河池 招标公告 2024-08-05
业主 单位
注册登录,即可查看业主单位信息
代理 机构
注册登录,即可查看代理单位信息

公告详情

(略) 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

关于征求《 (略) 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三年

行动方案》修改意见的函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各相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推动全区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行动计划》文件精神, (略) 产业结构,奋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略) 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我委起草了《河池市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发给你们,请结合职能职责研提修改意见。修改意见请于**日下午下班前将盖章后的意见扫描发送至我委经贸和服务业科,邮箱地址为:*@*ttp://**。

未尽事宜, (略) 发展改革委经贸和服务业科联系,联系人:杨嘉佳,联系电话:*。

附件:1.河池市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

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

(略) 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代章)

**日

河池市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推动全区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行动计划》文件精神, (略) 产业结构,奋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略) 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加快打造国内 (略) 场经营便利地,以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发展导向,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以推动服务业品质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国际化为主要任务,坚持扩量与提质并重,把扩大内需同优化服务供给有机结合,加快打造现代化服务业体系,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略) 服务业品质更优、效率更高、创新动能更强、开放水平更高、市场环境更佳,实现优质高效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到2024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预期增长5.0%,新增培育贸易业60家、服务业25家,各行业月度企业入库数占70%以上。到2026年,全市服务业总量规模明显提升,增加值突破66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全区水平,达到52%以上。经营主体发展逐步壮大,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形成。 (略) 服务业增加值年度目标任务。净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分别达到50家、120家左右,其中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分别达3家、75家左右。

三、重点行动

(一)服务业品质提升行动。加强品牌建设,实施“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组织辖区高质量商标品牌、区域品牌参加品牌价值评价活动。引导服务业企业申请商标认证, (略) 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中国品牌活动日等活动,推动河池品牌走出去。加强标准实施应用,支持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领域标准研制,制定(含立项) (略) 地方标准,助推产业优化升级和提质增效。加强质量认证,推行优质服务承诺、认证、标识制度,在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托育、体育等服务行业大力推行管理体系认证和服务认证,引导各类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获得认证,提升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质量咨询、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水平。〔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市农业农村局、文广体旅局、民政局、 (略) 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二)服务业数字赋能行动。加快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推 (略) 场化改革,配合自治区开展不动产登记、道路运输经营、生猪供养、工业企业运行、惠农服务、电力服务等6个数据应用场景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工作。坚持拓宽数字化应用,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等典型应用场景,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等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推动更多信息技术应用场景落地。推动扩大生产性服务业优质供给,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系统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金融服务、交通运输、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节能环保等业务数字化转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打造一体化数字平台,支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赋能,丰富商贸服务、交通运输、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行业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补齐生活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打造数字生活服务社区和街区,引导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提升生活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市大数据发展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商务局、通管办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三)服务业融合发展行动。提升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两业融合试点工作,着力打造好丹泉酒业融合试点河池样板。培育壮大工业设计、信息服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业经营主体。指导各县(区)围绕主导产业培育融合新业态新模式,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迭代。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组织企业参加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等线下活动,依托广西农产品贸易网等平台开展线上展销活动。将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与“建档立卡”工作有效融合,打破信息壁垒,便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融资。推动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积极支持南丹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东兰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巴马瑶族自治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创建自治区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鼓励服务业各行业相互融合发展,依托全域旅游示范区、A级旅游景区、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推动商贸、文化、旅游、养老等服务业融合互促,拓展服务增值空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广体旅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四)服务业绿色发展行动。加快建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加强“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行回收目标责任制,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推动二手交易便利化规范化。推动交通运输业绿色发展,持续推广新能源营运车辆应用,淘汰高耗能老旧营运车辆,推进客运站场、出租汽车综合服务站、驾培场地、城乡公交沿线充电桩安装建设;完善智慧出行服务,大力宣传绿色出行和公交优先理念,引导群众绿色出行、低碳出行。加快发展绿色物流,推动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无害化,督促、引导快递物流企业尽早完成城镇快递揽收、派送车辆新能源化替代。丰富绿色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参与广西绿色交易所组建工作,配合推进面向东盟的 (略) 场建设,探索甘蔗碳汇交易。〔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林业局、国资委、财政局(金融办)、 (略) 邮政管理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五)服务业扩大开放行动。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在商贸、劳务、产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培育外贸新动能,打造国内 (略) 场经营便利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组织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广交会等展会活动,鼓励企业创新发展,通过展会平台, (略) 场知名度,增加订单。加快建设开放平台,推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实现中国—东盟(巴马)大数据云计算基地投入运营,加强跨境数字经济产业链建设,力争将巴马打造成东盟数字信息化的枢纽节点。〔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产业园区办、大数据发展局、财政局(金融办)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六)服务业标杆企业领航行动。按照“市场导向、分类指导、创新驱动、典范引路”的原则,围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人力资源、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一老一小、知识产权等重点行业领域,引导相关服务业企业加快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大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经营效能和服务品质,重点将河池人才集团、广西 (略) 、 (略) 新联 (略) 、广西昇龙工程 (略) 等蕴藏潜力的企业培育成行业标杆。〔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文广体旅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七)服务业纾困解难行动。聚焦企业所需所求,健全完善调研服务企业制度,贯彻落实自治区、市、县三级联动服务方式帮扶服务业企业,及时协调解决服务业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略) 、县(区)财政列支经费支持开展汽车等促销活动。加大服务业(含贸易业)中小微企业培育力度,持续推进服务业企业上规上限,提升服务 (略) 场化水平。〔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八)服务业载体平台建设行动。加快建设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 (略) 场等重点行业集聚发展,组织申报自治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积极申请资金支持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支持互联网新业态发展,提升“智桂通”平台建设运营水平, (略) 场成熟度较高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应用终端接入“智桂通”平台, (略) 场主体根据标准规范创新和开发特色优质服务应用,为经营主体提供税务、支付、结算等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鼓励社会资本围绕“吃、住、行、游、娱、购”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活服务类、社交娱乐类平台,助力平台经济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大数据发展局、文广体旅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四、重点任务

(一)康养服务业。立足资源票赋,深挖“候鸟人”旅居康养潜力,加快推进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巴马国际长寿养生养老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创建旅居养老合作平合, (略) 份合作,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京津冀区域、东北地区等旅居养老人群开展宣传营销,与相关养老服务机构建立旅居养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面向东盟旅居养老行业合作机制,发展面向东盟的旅居养老产业,推动跨区域旅居养老常态化。聚焦健康食品、健康服务、健康科技三大核心业态,加快引进和发展天然饮用水、长寿食品、健康医养、精品体育、会议会展、生物科技、特色医药等七大产业,着力发展自然康养,延伸传承传统医药医学发展国医康养,依赖先进精准的基因细胞技术发展科技康养,推进国家中医健康服务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准打造国际老年人养生度假村。到2026年,力争将大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培育成为河池特色鲜明、具有较大竞争力的标志性服务业。〔市民政局、卫生健康委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二)人力资源服务业。激发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促进就业、优化人才流动配置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活力,强化对实体经济的人力资源支撑,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星级评定,组织企业参加自治区举办的中国—东盟人力资源合作与开发论坛暨中国—东盟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培育一批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契机,推动建筑劳务、劳务派遣等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服务高地。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 (略) 场。引导河池人才集团等人力资源服务龙头企业发展人才素质测评、管理咨询、高端人才寻访等高端业态。到2026年,规模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行业机构不断增多,行业营收规模不断扩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三)现代物流业。围绕西部*海新通道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能力和物流发展质量效率,建设西部*海新通道 (略) 和物流枢纽,打造新通道新兴增长极。加快河池·环江工业园区西部*海新通道广西环江物流集散中心、河池·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千亿元产业园*港保税物流园区、都安华盖农产品智慧物流产业园、天峨县供销社农资集散中心及物流配送冷链等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推广环江创建广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经验,鼓励南丹、凤山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县筹备创建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县。鼓励各县(区)客运企业探索与物流、供销、电商企业的沟通协作,打造客货邮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到2026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年均分别增长10%、5%、15%以上,“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供销社,河池邮政管理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四)现代商贸业。围绕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加快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抢占消费新业态制高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建设 (略) 商圈、购物中心、商贸服务中心、 (略) 场、物流配送中心、县域商业中心等消费基础设施。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引导传统商贸企业开拓线上营销渠道,挖掘线上消费增量。注重河池本地品牌建设, (略) 场开拓,加大“引客入河”支持力度。引导星级旅游饭店进驻“一键游广西”平台,拓宽宣传营销渠道。建立重点住宿餐饮商家联系服务机制。加快推进消费场景和平台创建,开展“千企万店入网”行动,鼓励引导本地商家“上线触网”,打造网上消费新场景。引导消费商圈、特色街区、步行街以节假日为契机创新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供给。推动商文旅融合消费,培育挖掘有潜能消费,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多层次消费体验、多点支撑的消费新格局,吸引区内外消费聚集,充分释放消费潜力。鼓励企业开展专属消费券活动,支持电子产品、家电家居、商超百货、餐饮等重点商品企业在活动平台发放企业专属消费券。 (略)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工作。到2026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年均分别增长9%、10%、13%、18%以上,传统商贸企业向供应链管理服务转变,商贸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市商务局、文广体旅局、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五)金融服务业。充分对接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相关政策,深入实施“引金入河”战略,加快构建高效安全、绿色普惠、开放创新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实施再贷款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加大服务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充分运用“桂惠贷”政策支持经营主体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经营贷”“信用快贷”“个体工商户贷”等普惠业务。积极推进银企保合作,充分保障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用好专项再贷款、总行信贷额度倾斜、内部优惠资金等工具。加大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聚焦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引导各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的支持力度,将“金融五篇大文章” (略) 生产制造、商品流通、经营服务、乡村振兴、涉农经济、基础设施等领域相融合,有效拓展基础设施信贷投放覆盖面。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持续开展服 (略) 培育工作,积极支持中小银行发行债券补充资本,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和信贷投放能力。支持大型企业提升债券等直接融资比重,为小微企业腾挪更多信贷资源。支持投贷联动创新,支持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创新与创投企业的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机制。推进 (略) 场创新试点,推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 (略) 场作为地方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措施综合运用平台。加快河池国投集团境外发行债券工作进度,推动河池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发挥基金杠杆作用,提高政府投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保险业服务质效。推动普惠保险加快发展,进一步优化河池“惠民保”承保方案,推动“防贫保”规范开展,推动医保个账支付等政策落地,扩大受益群体覆盖面。加大对健康和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支持,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大专属养老保险等产品的推广力度。引导保险机构持续提升重大项目保险保障力度,持续深化车险综合改革,推动新能源汽车相关保险保障提质扩面。鼓励县(区)加大保险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降低行政成本,拓宽保费收入增长渠道。到2026年,金融业年均增长10%,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平均年化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责任单位:中国人 (略) 分行、河池金融监管分局,市财政局、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文化旅游业。持续扩大文旅消费。深入实施“ (略) 三姐文化城”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工程,推出一批特色精品旅游线路,拓展周边游、短途游等 (略) 场。开展新媒体、在线旅游平台的宣传营销,促进旅游产品销售提升。加强对粤港澳、长三角、大西南等重点客源地宣传推广,积极“引客入河”。加快景区提质升级。深入实施“景区焕新”工程,推动旅游景区、度假区在服务、管理、设施等方面优化提升,推进巴马命河-水晶宫、南丹瑶望天下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巴马盘阳河、南丹歌娅思谷旅游度假区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指导天峨县天上河谷景区等一批条件好潜力好的单位培育创建一批4A级旅游景区(星级乡村旅游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文旅品牌。推动文旅业态融合创新发展。开展“文化润景”行动,推动文艺演出进景区,支持鼓励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场馆开展驻场演出,推动“走读广西”全民阅读品牌进景区,打造“小而美、多业态、有格调”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把更多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旅游景区、度假区。持续办好办实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到2026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文化艺术业、娱乐业营业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0%以上,现代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规模显著扩大,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市文广体旅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七)信息服务业。依托中国—东盟(巴马)大数据云计算基地,巴马数字基金小镇,引进区内外一流软件企业,结合重点产业,研发面向大健康、教育、旅游、金属新材料等行业的软件产品。积极推进网络信息安全、数据采集清洗、专业标注分析、设计、动漫创意、专业技术服务等高端知识型外包服务发展。支持软件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领域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洛东园区PCP产业链项目建设,创建大任产业园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立重点数字经济监测机制及考评机制,及时化解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更多数字经济企业上规入统。 (略) 县(区)联动合作招商,年招引强优数字经济企业1家以上。围绕茧丝绸、工业酿酒、现代农业等领域,开展数字化改造试点工作,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快建设信息通信网络,加快推进5G、千兆光网、IPv6、数据中心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在完成行政村的5G信号全覆盖的基础上向自然村延伸,提升农村区域信息化水平。推动国家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实施。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加强政务中心、文旅场景、医疗机构、住宅小区、商务楼宇等重点场景网络覆盖。到2026年,电信业务总量年均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信息通信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市通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大数据发展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八)科技服务业。强化科技创新突破,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开展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能力。实施创新项目产业化工程,引导企业实施一批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和自筹类技术创新项目,新增认定1家以上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评选至少1家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推动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建设,提升平台“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水平。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新增食品安全检验能力30项、化妆品60项,基本满足有色金属产品、酒类产品、包装饮用水产品、山茶油及长寿食品等地方优势产业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需求;完善蚕丝被、蚕丝棉等纺织品中的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荧光增白剂等部分检测项目扩项,增加校服等服装产品的检验检测供给能力,促进茧丝绸产业转型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运用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发展一 (略) 场主体,引导高校、 (略) 所设立技术转移机构,积极培育创建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重点支持河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到2026年,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家[4],研发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和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加快发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显著提升。〔市科技局、发展和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九)商务服务业。推动商务服务业态不断升级,经营主体培育能力不断增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重点提升人力资源、健康养老、法律服务综合实力水平,积极发展工业研发设计、广告、咨询评估、会计审计、信用中介等专业服务。大力发展商务咨询服务,积极探索涉外法律服务新举措,支持符合条件的法律服务机构来河池开设分支机构。探索制定差异化广告产业政策,引导和支持辖区广告产业规范发展壮大。研究出台支持旅行社恢复发展工作措施。到2026年,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家[5],商务服务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商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司法局、市场监管局、文广体旅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十)房地产业。加快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变,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略) 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研究出台 (略) 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引导开发建成好房子、好小区,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略) 更新行动,统筹推进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等“三大工程”建设, (略) 建设治理短板。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适应生育、就业、人才政策和新阶段多样化新需求,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大力支持首套住房消费,合理支持改善性二套住房消费。建立健全物业服务管理体系,拓宽物业服务领域和范围,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鼓励物业服务企业拓宽业务渠道,向养老、托幼、家政等领域延伸。持续深入 (略) 场秩序专项整治,依法着力解决逾期收房难、买房履约难、得房办证难、物业服务投诉解决难等群众反映突出问题, (略) 场监管长效机制建设, (略) 场环境。到2026年,全市保障性住房累计开工3754套,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更加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略) 场更加平稳健康。〔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负责;市保障性租赁住 (略) 场调控工作领导小组、物业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十一)健康服务业。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健康体检中心、 (略) 、 (略) 等医疗机构和连锁化、集团化经营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持续提升社会办医疗机构管理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配合建设广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构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信息共享体系。到2026年,基本建成分工明确、密切协作、运行高效、整体智治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7.3张,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左右。健康服务业规模显著扩大,面向全人群提供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健康服务的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市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十二)养老托育服务业。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任务,推动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50%。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小区改造养老服务设施,积极发展社区食堂、老年餐厅,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公共服务。完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深入开展托育服务供给体系完善提升行动。把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库,加大对托育服务的政府购买力度,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实施目录。加大育婴员、保育员等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投入。积极做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推 (略) 、县两级综合托育服务中心、公办托育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建立托育机构建设、运营补贴激励机制。鼓励国有企业等参与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到2026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0.5—1.2万人口规模的完整居住社区托育服务设施达标率达60%以上。养老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平衡,养老服务体系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市民政局、卫生健康委、住房城乡建设局、财政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十三)体育服务业。推动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河池地方资源打造山水户外运动旅游、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区等发展户外运动,举办体育赛事,丰富消费新业态,促进户外体旅消费。积极推动体育产业、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项目、线路)建设。办好环红水河山地自行车赛等重大赛事。到2026年,规模以上体育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基本形成消费引领、创新驱动的体育服务业发展格局。〔市文广体旅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十四)家政服务业。促进家政服务消费,建立重点家政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加强“八桂家政”劳务品牌建设,重点培树“寿乡月嫂”等一批河池特色劳务品牌,培育品牌化员工制家政企业,推动家政进社区。完善家政信用体系建设,提 (略) 场供给能力和便捷化水平。鼓励广西现代 (略) 、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市技工 (略) 校推行“订单式”劳务培训,建立产教融合家政培训基地。到2026年,培育成功规模以上家庭服务业企业1家以上,家政服务业进一步提质扩容,家政企业实现工作品牌化、员工职业化、服务标准化、发展规范化。〔市商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教育局牵头负责;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配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略) 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协调能力,完善组织领导和专题协商机制,分年度压实发展责任和目标,研究服务业发展重要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跨区域、跨领域和跨部门重大问题。市级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一业一策”原则,制定重点行业发展实施方案,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推进,确保重点工作任务取得成效。各县(区)要健全完善服务业发展组织领导、推进和保障机制,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

(二)做好要素保障。强化财政资金支持,研究制定配套支持政策,统筹财政资金投入,坚持目标导向、效益导向、改革导向、专班推进,共同支持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创新土地供给方式,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用地供给,支持工业、仓储、科研、商业、商务等功能用途互利的用地混合布局、融合发展,支持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供应产业用地,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加强融资服务保障,用好“桂惠贷”等金融工具,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推出适合服务业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加强产业人才保障,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引导高等学校、 (略) 校瞄准服务业重点领域优化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批 (略) 、 (略) 、卓 (略) 、县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自然资源局、教育局、财政局(金融办)牵头负责〕

(三)深化机制改革。进一步清理废除妨碍建设 (略) 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破除 (略) 场分割,推动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要素畅通流动,推进服务领域不同地区和行业标准、规则、政策协调统一。推进服务业统计改革发展,完善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制度,系统反映行业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逐步完善文化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等统计监测,探索研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统计监测。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负担。〔市市场监管局、统计局、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

(四)完善监管治理。健全数据安全保护管理制度,实现服务业数据资源分类分级管理和风险评估,加强国家安全、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保护。落实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担保、损害赔偿、风险监控、投诉响应等服务。创新适应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方式。着 (略) 场诚信建设。做好政策解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市大数据发展局、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

(五)加强评估督导。市服务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行动计划推进情况进行督促指导,综合开展运用服务业促增长“比学赶超”计划、高质量发展情况督查通报等方式,重大 (略) 委、市人民政府请示报告,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


关联文件:

展开全文

附件下载

为您推荐

更多

中标人最新中标

采购人最新招标

分享该项目给好友
点击右上角的···,即可分享该项目给好友
知道了
知道了
下载